2022年,我们启动了新的线上直播项目,通过周泰律所视频号与大家见面。希望以此为契机,与广大法律人探讨实务知识、切磋专业技能、解析业务困惑、追逐法律梦想,也期待与各位法律同仁共同成长。 为了帮助大家通过我们的直播获取更丰富的内容,我们将不定期邀请各个专业领域的资深大咖们共同分享。
医疗刑法领域的“大哉问”: 整容手术在法律评价上是否有别于一般手术? 医生应如何践行告知义务? 病患是否具有获得死亡帮助的权利? 是否容许安乐死公司的存在? 堕胎以及帮助他人堕胎是否会构成犯罪? 是否容许器官买卖、异种移植? 如何抗制医疗行业中的贪腐与结算诈骗? 医疗刑法如何应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挑战? 是否容许预测性基因诊断…… 本书充满医学与刑法学之间的光影交错,科技与法律、伦理之间的力量博弈。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周泰·书声》的镜头,共同品读这本《医疗刑法导论》,开启一趟关于医疗、刑法与伦理的思想之旅吧!
1月7日,中共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支部邀请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客户部重要客户合作处经理、中法博士生学院联合培养的吴芳博士来所,在律所“书山有路”图书角,为所内党员、同事带来《百岁人生》读书分享。
近年来,企业合规建设已成为国家法治建设的重点方向,也成为律师服务行业的新兴领域。发展合规业务也成为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的重要战略目标。 1月5日,周泰律所合规业务委员会2021年年终总结会暨2022年工作部署会在正义厅举行,周泰律所业务中心成员与会。会议首先由周泰律所主任王兆峰博士发言。
律转鸿钧,四序递迁。站在新年的门口回望,2021年延续了2020年的不安与动荡,但也延续了2020年的鼓舞与憧憬。 这一年,新冠疫情持续在全球肆虐,中国以严格有效的防控措施,成为全世界疫情中难得的净土。受疫情影响,尽管中国经济在前半年强势反弹,但受供应链紧张和欧美国家货币放水的上游成本上升的影响,下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不及预期。但随着党和国家出手对反垄断、数据严监管、限制资本无限扩张、教培行业整顿…..一系列政策调整昭示着中央铸就“共同富裕”和“内循环”的结构调整的决心,即便调整必然带来一定的动荡和成本,但中国以疫情治理和经济力量为基础,仍能最好地诠释“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气魄!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Berg und Tal kommen nichtzusammen, wohl aber die Menschen)。”疫情两年多来,国际学术交流趋于停滞。但数字化的浪潮却为知识传播与思想碰撞带来了新的曙光和机遇。在梁根林教授与希尔根多夫教授十多年的耕耘栽培下,中德刑法交流经历了萌芽成长,留德刑法学人亦不断壮大。值此时机,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携手北京大学出版社(燕大元照)、周泰研究院与留德青年刑事法协会举办首届“德国刑法新面孔(Neue Gesichter der deutschen Strafrechtswissenschaft)”系列讲座。
2021年12月18日,由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燕大元照)和周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留德青年刑事法论坛”在线上召开,二十余位国内刑法学资深教授与留德青年刑法学者担任报告人与评论人,吸引了众多师生与社会各界同仁的关注和参与。
2021年6月27日,中共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展览、学党史、庆华诞”活动,支部党员一道前往中国美术馆参观“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此次展览紧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以大美丹青展现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浓墨重彩抒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绘就气象万千、壮阔恢弘的时代画卷。
4月28日,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文书写作”专题内训,案件管理中心主任彭文昌律师围绕法律文书的作用、特征以及高质量法律文书的标准为大家带来了精彩分享。他提出,法律⽂书是武器也是标志,彰显着创作者的个人修养。一份高质量的法律文书,需要做到观点鲜明且逻辑清晰。
1月25日晚19:30,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刑事法判解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技与法律研究中心与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社科大-周泰科技法治讲坛”在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正式开坛。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实证法务研究所主任江溯副教授发表了以“中国法律科技革命”为题的主题演讲,阐述了中国法律科技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景,以下为演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