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权,是公民在缺乏公力救助途径的急迫情状下,以损害他人的某一法益为代价来保护另一法益的权利。建构起逻辑清晰、阶层有致的紧急权体系,是全面提升紧急权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首先,在权利空间分配的视角下,自损型紧急权和反击型紧急权得以建立;其次,在归责原理的指导下,应当对反击型紧急权作进一步的层次划分,使“强答责侵害”对应于正当防卫,令“弱答责侵害”对应于防御性紧急避险;最后,通过引入社会团结原则,建立起以攻击性紧急避险与公民扭送权为代表的转嫁型紧急权。自损、反击和转嫁这三类紧急权之间是彼此独立、相互排斥的关系,在检验思路上应遵循“自损型最先、反击型其次、转嫁型最后”的顺序。反击型紧急权内部的各项权利之间,则可能因为前提条件存在重叠而出现类似于法条竞合的关系。紧急权限度具有层级结构,从反击型到转嫁型,狭义比例原则的制约作用总体上显示出由弱到强的渐变趋势。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2016年开始改革试点,历经两年试点总结,在2018年10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被正式写入刑诉法,成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制度。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分为“认罪从宽”与“认罚从宽”两个部分。认罪从宽,是我国刑事司法长期以来所秉持的一项政策,从最早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再到刑法中的自首、坦白以及后续的宽严相济政策,都是认罪从宽政策的具体体现。一直以来,认罪从宽政策在我国刑事司法中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2年4月11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开设的2022年度春季学期《判例刑法研究》迎来第八周授课。本次课程的主题为“盗窃和诈骗的区分”,授课教师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江溯副教授、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薛永奎。
2022年4月15日上午,北大法宝副总经理何远琼、北大法宝学堂总监王登峰、法律研究员李立静、视频运营经理韩雪莅临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律所主任王兆峰博士、周泰研究院联合院长江溯院长、品牌运营部总监王梦蝶、运营经理李馨宁进行了接待,并对北大法宝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于正义厅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2年4月15日,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旭教授的邀请,王兆峰博士来到《模拟法庭训练》课堂,为21级法本法硕学生们带来了主题为《律师职业与律师素养》的实务专家讲座。
近年来,刑事合规日益呈现全球化趋势,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传统行业、新型互联网行业,刑事合规都成为每个企业无法避免的问题。 企业家过去常常谈“刑”变色,可能以为只有在公司或者公司高管面临刑事指控时才需要刑事帮助。其实不然,“预防”远胜于“治疗”,刑事合规是公司做大、做强过程中的“必备法律装备”。做好刑事合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和企业家规避风险,免于刑事责任。
2022年4月2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开设的2022年度春季学期《判例刑法研究》迎来第七周授课。本次课程的主题为“新型支付与财产犯罪”,授课教师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江溯副教授、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何宝明。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关乎企业的竞争力,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 大多数商业秘密侵权案都是因员工离职导致。商业秘密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对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员工离职泄露商业秘密导致的损失可能高达上千万。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现,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如何避免隐患、保护自合法权益?
近年来,非法集资类犯罪在金融犯罪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很多隐蔽诱惑的圈套被藏在各种看似安全的包装下。部分人因为不了解非法集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卷入到非法集资当中。 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资行为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更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危及到了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予以打击。对于某些危害较大的非法集资行为,依靠让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手段来规制是不够的,必须要用刑事的手段来予以打击。
上海抗疫之战牵动人心,每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上海加油。我们坚信: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离不开的爱!京沪的法律人们,愿意用专业传递温暖,用知识播撒信仰,共同“守沪”这座城! 从2022年4月7日开始,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与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联手,共同推出公益直播:京沪双城记——“博和汉商×北京周泰”刑事系列微论坛!